首页

国产Sm视频播放

时间:2025-05-30 02:29:48 作者:习语丨“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浏览量:29088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科技工作者,对肩负科技强国重任的他们寄予厚望。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在科研院校、科技企业考察时,在与科技工作者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明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袁隆平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书记时常亲切地提起他们的名字,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课题。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福建、安徽考察,两度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2024年11月,总书记来到湖北考察,省里汇报时有句话,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点菜的不吃饭,吃饭的不买单’。这个形容的是过去有种现象,教学归教学,论文归论文,创新归创新。这种产学研脱节的情况必须改变。”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

  “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清醒地分析形势,明确指出“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是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丢掉幻想,正视现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尤其是过去一年多来在不同场合频频提及。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寄语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

  今年4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

  “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说,“党中央非常重视和爱惜科技人才。‘人生能有几回搏’,大家要放开手脚,继续努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亲自谋划。

  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总书记切中要害:“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

  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总书记语重心长:“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总书记情真意切:“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湖北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总书记有感而发,“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我看好你们,看好中国的创新人才,也看好我们的创新体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监制:梁昌杰

  策划:岳小乔

  撰文:仰婉晨

  海报:王宇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黑龙江佳木斯:乌苏里江海青站超警戒水位 边境民警巡江固堤坝

临沂4月22日电 (诸葛瑞鑫)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当日,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司长王华在山东临沂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现场发布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华奕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家商品贸易公司的文员,在几年前一次献血活动中,她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库。今年5月,当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有一位患者和她匹配,问她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素不相识的这位患者。“只要能救人,我愿意捐献。”华奕回答。

中国贸促会: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 比上年同期下降66个点

迟日大建议,从执法和司法系统内部选拔一批有潜力的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完善选拔、使用、管理和交流机制;加强政企校联合,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发展;整合国内外具有专业优势的高校、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打造联合培养平台,增列专项培养计划,共建涉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并给予资金支持。

“双节”“入枯”叠加 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等平稳运行

首次来成都演出,费交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Matías Tarnopolsky)对这座城市庞大的古典乐迷群体和浓厚的音乐氛围感到惊叹。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文合作展示音乐力量,并借此搭建桥梁共创未来。“我能深切感受到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尊重,这次探索与合作之旅将成为我们长久而美好友谊的开端。”(完)

2024“智汇拉萨 共创未来”人才周活动在拉萨开幕

丁薛祥充分肯定辽宁振兴发展取得的新进展,希望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守正创新、积极进取,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打造良好经济金融生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好保障辽宁全面振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